4月12日,数字产业学院联合耀诚文化、加贝未来、天择聚艺、七维动力四家企业共同打造的《网络直播运营实务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,这是在学校当前“以互联网思维构建湖艺新生态”背景下,数字产业学院进行的课程与企业共建、与全校师生共享的重要创新实践,也是全媒体时代下,我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。
首日课程聚焦“用户心理”与“内容策划”两大核心模块,以“理论解构+本土化案例”开启教学实践。
第一课:解码用户心理,构建底层逻辑
数字产业学院党支部书记蒋玲与教研室教师王晴羿以“新媒体环境下用户心理变迁”为切入点,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直播数据,剖析“互联网九大思维”在直播场景中的实践运用。课程以东方甄选“知识带货”为经典案例,拆解消费心理学底层逻辑,通过“直播间人货场三维模型”互动沙盘,引导学生探索“人性需求与流量密码”的深层关联。蒋玲强调:“直播不仅是技术,更是对人性的洞察与价值的传递,职业伦理与法律底线是课程的第一课。”
蒋玲书记讲课
王晴弈老师讲课
第二课:锤炼内容内核,激活传播势能
网络直播与运营教研室副主任杨柯婷与夏梦筠教师团队聚焦“内容策划与传播技巧”,以快手百大主播“十三”的长沙美食专场大促为实战样本,解析从文案策划、直播脚本到预热话术的全流程设计。课程特别引入学生团队参与的“湖南省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大赛”案例,通过“助农直播脚本优化工作坊”,让学生体验“流量变现”与“社会价值”的双向赋能。杨柯婷表示:“内容策划需要扎根现实需求,乡村振兴案例既是教学载体,更是青年责任意识的培养场。”
杨柯婷老师讲课
夏梦筠老师讲课
校企共育,打造“真实战场”
课程依托“校内实训基地+企业商业项目”双平台,与耀诚文化电竞直播、七维动力才艺团播等企业真实项目,构建‘学训赛创’一体化培养体系。考核采用“过程性评价(40%)+企业项目实践(60%)”模式,优秀成果将直接推送至合作企业直播间。首日课程结束后,参与直播学习的学生代表表示:“从用户心理到内容策划的系统学习,让我们意识到直播不仅是‘卖货’,更是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新阵地。”
数字产业学院党支部书记蒋玲总结道:“这门课是‘数字思维+艺术表达+商业逻辑’的跨界融合实验,既培养底层认知框架,更锻造实战操盘能力。未来将依托校企资源孵化校园直播人才矩阵,为区域数字经济与特色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。”随着企业导师进课堂、真实项目进教案等环节推进,这门“扎根行业土壤”的必修课,正为职业院校互联网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。
(通讯员:杨柯婷)